上海兩會特別報道

本報記粉狀成型食品機械者 徐晶卉

今年11月,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。為期六天的展會期間,預計將有來自“一帶一路”沿線百餘個國傢、幾千傢企業、十餘萬供應商、數十萬乃至百萬種商品和服務齊聚申城。

自籌備工作開展以來,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經在國際上展現出巨大的影響力。波蘭投資貿易局駐華辦事處首席代表尤德良告訴記者,波蘭早已確認參展,食品將成為參展的主要產品,“我們希望通過展會將波蘭的酒類、麥片、巧克力等品牌帶到中國。”

在此之前,波蘭不少企業已經通過跨境電商的渠道觸達上海及全中國的消費者。波蘭乳制品巨頭蘭雀品牌市場總監彭靈告訴記者,這幾年上海營商環境不斷改善,“國際品牌牛奶進入中國需要通過中國海關查驗,過去這一關需要兩個星期,現在已縮短到瞭兩天。”

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將大大提升上海配置國際商品的能力,更可能成為投資環境的“放大器”、優質資源的“強力場”。在市政協委員陳志奇看來,進口博覽會將使人流、信息流、貿易流大增,給會展、法律服務、金融等高端服務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。他認為,上海已經承辦過世博會等大型展會,為進口博覽會提供翻譯、交通、物流、導購、商檢、報關等專業服務的志願者隊伍專業水平相當高,已有的高質量“上海服務”需要延續。

對標國際最高標準、最好水平,上海還需要提高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,把展會做精做深。陳志奇建議,一方面,上海可以充分調動虹橋商務區及周邊區域的積極性,吸引各國貿易組織、各類國際展覽機構入駐,引進與貿易有關的投資、貨物代理、商業保理、法律服務、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機構,集聚各種要素資源,形成國際貿易產業生態鏈,擴大上海對國內外消費者的吸引力。另一方面,上海要鼓勵和支持本市企業積極參與進口博覽會,推進航空服務、信息服務、現代商貿、金融服務、社會服務和會展旅遊等產業集群發展,大力拓展高端服務貿易,提升現代服務業能級。

市人大代表、瑪戈隆特骨瓷(上海)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春陽表示,公司將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服務工作,他想通過進口博覽會輸出“上海服務”:“骨瓷的研發、設計、體驗屬於高端定制服務,我們希望通過服務展會向全世界展示和輸出這種專業服務能力。”他同時也有尋求“上海服務”的需求———希望通過專業服務機構的對接,在世界范圍內尋找代工廠。

尤德良期待進口博覽會不僅是商品交流的盛會,更能成為面向全球消費市場的重要平臺和橋梁:“大部分貿易都會通過海運船舶等一般貿易進口方式,還需要通過檢驗檢疫等環節,相信上海會不斷推出新的舉措,不斷提升檢驗檢疫的效率。”

一次大型展會的能量還應體現在“溢出效應”上。據悉,借助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,上海將建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“6天+365天”交易服務平臺。對此,陳志奇建議,不妨統籌上海“互聯網+”優勢,推動博覽會綜合服務食品機械台中平臺、招商招展平臺、進口商品線上常設展示平臺、一站式跨境貿易交易平臺等網上貿易平臺落戶上海,更好地承接和放大博覽會效應,為全國客商提供進口商品及貿易365天不落幕的“上海服務”。

麻糬成型機
arrow
arrow

    xtv573zz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